> 资讯 > 公园无界·幸福无界 华纳文化创新打造“公园5.0标准”

公园无界·幸福无界 华纳文化创新打造“公园5.0标准”

发布于:2025-09-05 12:57:09 来源:互联网

当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成为发展共识,当《城市公园管理办法》融入城市肌理,公园正从生态空间跃升为幸福生活的核心载体。在此背景下,华纳文化产业投资集团(以下简称华纳文化)系统梳理城市公园发展脉络,结合当下公园发展困境,锚定城市公园前景,提出并制定“公园5.0标准”,以系统性方法论重构公园价值,推动其从“城市配套”向“幸福发生地”的战略转型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全流程解决方案。

一、谋局|公园进化论与时代新命题

中国人对“山水在城中”的向往,驱动着公园形态的百年迭代:1.0基础绿地阶段,仅满足基础休憩和自然接触功能;2.0服务升级阶段,开始引入基础服务设施,提升公园的可进入性与可停留性;3.0功能拓展阶段,公园开始融入文体功能,出现明确的专项功能区划,美化整体环境,将活动时长延伸至夜晚,提升活力与吸引;4.0商业融合阶段,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,提供更专业、更集中的游乐体验,赋予更明确的公园主题及商业配套设施,并设计自我造血的盈利模式。在此过程中,公园的价值边界不断外延,从满足基本需求、提升便利舒适,延伸至功能拓展与商业共生。

政策层面,从《“十三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到各地《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标准》,再到“公园城市”理念的深化,政策体系的推动为公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尤其是在2024年12月执行的《城市公园管理办法》中,公园被明确为生态文明与城市品质的综合载体。面向“十五五”的谋篇布局期,公园标准化、体系化升级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趋势性任务。

然而,全国现存2.8万个城市公园,普遍面临情感连接弱、文化内涵薄、互动体验少、场景氛围淡等更深层次挑战,许多公园仅作为“不得不去”的功能性空间,远未成为市民“想去、爱去、离不开”的情感港湾。如何推动公园跟上时代节奏,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承载之地,5.0公园升级势在必行。

二、布局|“公园5.0标准”从城市配套到幸福基建

当公园提质升级成为时代命题,作为行业头部文商旅一体化落地服务商,华纳文化多年深耕全国大型文商旅项目,以“无界”为题,创新推出“公园5.0标准”,持续推动全国公园升级优化,致力于提供专业化、市场化、多元化的幸福体验。

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园?有文化,深度融入在地文化与精神内核;有内容,承载多维功能价值,构筑人与人间的深度链接;有场景,科学植入多元业态,运用科技文旅手段,打造沉浸式体验系统,驱动内容消费与情绪价值共振,实现情境感知与运营转化的双重闭环。

何为公园无界?公园5.0 标准的核心,在于系统性打破公园边界,塑造无限可能,最终实现 “无界公园” 的终极形态。让公园,成为创造快乐和幸福的地方。进入5.0阶段的公园,“5”也音同“吾”,意指构建更全面的客群画像,回应“人民公园为人民”的发展理念,让人民成为公园真正的主人,享受公园的权利,每个人都能在公园之中有释放、探索、感知自己的空间;5.0的革新也代表“破界”,完成多维价值赋能,打破行业壁垒,重新定义“公园“认知,深度共融空间、生态、认知、文化、功能、客群、时间等维度诉求,通过重塑空间功能与场景氛围的关系激发更丰富的第三空间;5.0更意味着“境界”,将实现文化强烈共情,注重公园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,通过可感知的场景与活动,使公园从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,升维为真正承载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。

何为公园5.0阶段的核心使命?伴随边界的拓展,公园的三大核心价值同步实现跃迁,从被动享受到主动创造,从个体满足到社群共振,从传统功能空间升级为城市精神地标和文化载体,依托科学布局、文化激活与商业赋能,公园将从“财政输血”转向“自我造血”,从城市配套升级为幸福基建。持续推动5.0阶段公园标准的制定,不仅能为行业升级提供明晰的路线图,更能为“人民城市”理念的不断充实、落地实践注入新活力。

“让城市具有吸引力是经济战略,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发展目的。‘5.0’不是比绿化面积和设施清单,而是让幸福在公园里自然发生。”华纳文化董事长刘峰阐释了标准制定的初心。

三、破局|实战淬炼为行业探路定标

标准的权威性,根植于不断累积的成功实践。在政策指引下,华纳文化早在2023年就在全国多地进行实战提炼,将经验复盘为方法,将方法沉淀为标准雏形,勾勒出“公园5.0”的骨架与边界。

在安徽合肥,12.7平方公里的骆岗公园见证着华纳文化在公园革新领域的力量。这座由旧机场改建而成的城市中央公园,面积是纽约公园的4倍,相当于1700多个足球场。项目最大限度保留场地肌理与生态底色,在“生态+科创+会展+艺术”多场景叠加下,自开园以来已举办科创、会展、体育、休闲等各类活动800余场,被市民誉为“安徽之窗”“省会之心”“城市之肺”“百姓福地”,永不落幕的“百姓园博”在此成为日常。

与华东样本相呼应,西北的银川·中国花博园也完成了从“展园”到“城市活力场”的转换。这里曾作为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展区,展会结束后,运营不佳长期闲置等困境。2024年,华纳文化对其进行二次提升,导入沉浸式夜游《山海之夜》,以光影叙事连接城市记忆与夜间消费,同时完善基础设施、新增娱乐与餐饮业态、提升景观、夜游亮化氛围设施,2025年春节期间,成功举办节庆活动《山海灯会》,进一步整合串联周边旅游资源,完成从季节性赏花公园到“全时活力空间”的转型,成为大型绿地资产盘活的新样板。

除公园领域外,在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、合肥磨滩旅游度假区、浙江天台赭溪老街等跨区域、跨类型项目中,华纳文化持续输出“场景营造+业态融合+运营转化”的系统解法,积累了从资产盘活到精神地标塑造的宝贵经验,作品足迹遍及全国,让华纳文化从行业参与者,蜕变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产业升级的领跑者。

一个以人民幸福感为核心的公园新时代,已在中国城市徐徐展开。5.0公园时代已至!华纳文化正在全国加速布局,精心打造《公园无界幸福共创手册》,聚焦三大关键要素,七大实操抓手,助力城市盘活大型公园资源,为市民创造快乐幸福的生活体验。未来的城市公园,需要百行百业携手共建,共享发展机遇,共创美好未来。快乐和幸福,将在公园持续发生。

标签: